3. 硫磺硫化体系 适用对象:含有不饱和链段的PUE可通过硫磺体系进行硫化。 硫化剂用量:通常硫磺用量为1.5~2份,促进剂M和DM最为常用,用量一般在6份左右。 制品特性:硫化后的制品综合性能较好。在聚氨酯橡胶生产中,选择合适的硫化剂类型和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硫化剂具有各自的特性与优缺点,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能够实现聚氨酯橡胶制品的高性能...
焦烧阶段:此阶段胶料有很好的流动性,呈黏流状态。是热硫化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称为焦烧时间。焦烧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胶料的性质、硫化条件以及配合剂的性质和用量。热硫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网络结构逐渐产生,橡胶弹性和拉伸强度急剧上升。硫化反应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促进剂的品种、用量和硫化温度。平坦硫...
B:电缆护套高温快速硫化制品,用量7-10份,并用CZ,TT各0.5-1份,如有需要并用活性剂G10-20份。
过氧化苯甲酰硫化体系:结构式:未直接给出,但已知为过氧化苯甲酰。用途:适用于通用型硅橡胶、模压成型、蒸汽连续硫化以及粘合等应用。2,4二氯过氧化苯甲酰硫化体系:结构式:同样未直接给出,但基于名称可推断为2,4二氯取代的过氧化苯甲酰。用途:适用于通用型硅橡胶、热空气硫化、蒸汽连续硫化以...
应用:在适宜的用量和工艺条件下,可适用于热空气或热水连续硫化、蒸汽管道硫化、模压硫化等多种硫化工艺。并用效果:二者可以并用,通过调整配比,可以获得更好的硫化效果。不同点:硫化活性:双二四:通用型硫化剂,属于芳酰基过氧化物,具有较高活性,能对各种硅橡胶起硫化作用。双二五:乙烯基专用型...
首先,橡胶硫化工艺主要包括过热水硫化、蒸汽硫化和蒸汽/氮气硫化,共同目标是通过加热促使交联反应。硫化效果受温度、压力和时间影响显著,其核心在于"交联"过程,但方法选择同样重要。硫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诱导期(焦烧阶段)、预硫化、正硫化和过硫化。焦烧阶段是开始前的延迟,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避免胶料...
根据橡胶制品的使用要求,硫磺在软质橡胶中的用量一般不超过3%,在半硬质胶中用量一般为20%左右,在硬质胶中的用量可高达40%以上。②硫化温度。若温度高10℃,硫化时间约缩短一半。由于橡胶是不良导热体,制品的硫化进程由于其各部位温度的差异而不同。为了保证比较均匀的硫化程度,厚橡胶制品一般采用逐步升温、低温长时间...
经改造后,温差不大于2 ℃,蒸汽用量较一般可减少20~30%,正硫化前的升温时间减少20~30%。(在硫化罐罐壁内周散热片4与罐壁之间装有半月形内封板5,使罐内与内挡板之间的空隙尽量减小,同时在内封板5两端各设一个有一定角度的气流缓冲板7,用于减小气流阻力,提高气流速度。在百叶窗式外挡板6上设有若干上窄下宽...
传统硫化工艺主要通过控制硫磺用量、硫化温度和硫化时间来实现。硫磺用量过多会导致"喷硫"现象,影响制品质量。硫化温度过高可加快硫化速度,但需注意防止橡胶过热。硫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过硫化,而时间过短则可能欠硫化。现代硫化工艺则包括冷硫化、室温硫化和热硫化。冷硫化适用于薄膜制品,室温硫化则通过室温...
另外,在直接蒸汽硫化时,若使用Na-22,制品表面会出现喷霜现象,严重影响制品外观。但其硫化胶的交联效率不高,得不到高性能的硫化胶。据资料介绍,Na-22可引起致癌、生育损害与致畸、皮肤过敏等,在国外已基本淘汰,国内用量也逐年减少。2过氧化物体系 在过氧化物体系中,应用最多的是DCP,它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