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去关门的注音是:ㄗㄟˊㄑㄨˋㄍㄨㄢㄇㄣˊ。
贼去关门的拼音是:zéi qù guān mén。词性是:成语。词语解释是:偷东西的贼走了才去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引证解释是:⒈后因以“贼去关门”比喻出了事故才去防范。引《景德传灯录·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於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红楼梦》第一一二回:“天已二更,不言这里贼去关门,众人更加小心,不敢睡觉。”《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丢了,他的声名也丢了,他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综合释义是: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这里~,众人更加小心,不敢睡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二回。7、网友释义是:贼去关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小偷盗走了东西后才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僧问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8、汉语大词典是:《景德传灯录·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后因以“贼去关门”比喻出了事故才去防范。《红楼梦》第一一二回:“天已二更,不言这里贼去关门,众人更加小心,不敢睡觉。”《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丢了,他的声名也丢了,他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9、国语辞典是:比喻出了事后才知道防范。《水浒传.第五回》:「罢,罢!贼去了关门,那里去赶。便赶得著时,也问他取不成。」《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也作「贼出关门」、「贼走关门」。10、辞典修订版是:比喻出了事后才知道防范。《水浒传.第五回》:「罢,罢!贼去了关门,那里去赶。便赶得着时,也问他取不成。」《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也作「贼出关门」、「贼走关门」。1成语词典版是: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出了事后才知道防范。水浒传˙第五回:罢,罢!贼去了关门,那里去赶。便赶得着时,也问他取不成。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或作贼出关门、贼走关门。1其他释义是: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贼去关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综合释义 【点此查看贼去关门详细内容】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这里~,众人更加小心,不敢睡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二、网友释义
贼去关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小偷盗走了东西后才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出自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僧问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三、辞典修订版
比喻出了事后才知道防范。《水浒传.第五回》:「罢,罢!贼去了关门,那里去赶。便赶得着时,也问他取不成。」《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声名也丢了,她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也作「贼出关门」、「贼走关门」。
四、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一:“僧问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五、关于贼去关门的近义词
六、关于贼去关门的成语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