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的辞典修订版是:沆瀣,夜间的水气。唐时崔沆为主考官,录取了崔瀣,人们因此笑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见宋.钱易《南部新书戊》。比喻气味相投,后多用于贬义。《孽海花.第三四回》:「皓冬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
沆瀣一气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沆瀣一气详细内容】
⒈后用以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多用于贬义。引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天之报施老奴者,如此不爽,纵有百子,亦必沆瀣一气,岂復有以德报怨者?”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三:“舟中员司未必与使馆沆瀣一气,其中安知无矜悯予而为予援应者?”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呸!还让我当你的助手,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二、汉语大词典
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载,唐代崔瀣参加科举考试,被考官崔沆录取。当时有人嘲笑说:“座主门生,沆瀣一气。”后用以喻气味相投的人联结在一起。多用于贬义。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医》:“天之报施老奴者,如此不爽,纵有百子,亦必沆瀣一气,岂复有以德报怨者?”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三:“舟中员司未必与使馆沆瀣一气,其中安知无矜悯予而为予援应者?”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呸!还让我当你的助手,沆瀣一气,为虎作伥!”
三、成语词典版
01.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源)02.《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货志三》:「运军运弁沆瀣一气,州县惟恐误兑,势不得不浮收勒折以供其求。」03.清.王韬《淞隐漫录.卷一二.月仙小传》:「(庄奇鹏)流离之中,惟以杜子美、李义山两集相随,故发为歌吟,抑塞磊落,感慨苍凉,与草堂翁沆瀣一气。」
四、其他释义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五、关于沆瀣一气的近义词
六、关于沆瀣一气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