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辛亥》第1集
国难深重:主要反映辛亥发生的背景和历史必然性,深刻阐明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争取民族、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深重。甲午战争更是将中国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中国人对国家出路的种种探索先后遭到失败,血的教训使一部分人走上道路。
2、《辛亥》第2集
同盟: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派掀起的近代民族民主运动的物质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派,一批团体相继成立。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团体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民主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对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辛亥》第3集
烽火四起: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派在全国发动的一系列武装。同盟会直接领导和发动多次武装,虽然都失败了,但风声所播,全国震动。者的事迹和思想,迅速传遍全国,推动了形势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爆发了成千上万次人民群众自发反抗清廷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4、《辛亥》第4集
武昌首义:主要反映武昌首义掀起了辛亥的高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在武昌首义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临时创建,制定了各项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措施。辛亥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5、《辛亥》第5集
艰难顿挫:主要反映以孙中山为首的党人为维护共和制度与袁世凯行为的斗争。袁世凯窃夺辛亥果实后,一步步地推翻共和制度,恢复。孙中山发动“二次”,失败后又组建中华党,坚持反袁武装斗争。袁世凯复辟帝制在护国运动和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最终破产。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和混战,上演了一幕幕政治丑剧闹剧。孙中山等对破坏共和的种种行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始终没有取得根本胜利。
6、《辛亥》大结局
复兴新途:主要反映中国党同亲密合作,共同推动向前发展。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中国党,在国际和苏俄的帮助下,同党进行合作,推动了的顺利进行。孙中山逝世后,反动派背叛了。中国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最后总结辛亥的重要启示和经验,号召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共同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