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秋千的拼音

秋千的拼音

来源:调星娱乐


秋千的读音是:qiū qiān。

秋千的拼音是:qiū qiān。 注音是:ㄑ一ㄡㄑ一ㄢ。 词性是:名词。 结构是:秋(左右结构)千(上下结构)。

秋千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秋千qiūqiān。(1)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

二、引证解释

⒈传统体育游戏。两绳下拴横板,上悬于木架,人坐或站在板上,两手分握两绳,前后往返摆动。相传春秋时齐桓公自北方山戎传入。一说本为汉武帝时宫中之戏,作千秋,为祝寿之辞,后倒读为秋千。引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入秋千去。”金元好问《辛亥寒食》诗:“秋千与花影,併在月明中。”清孙枝蔚《漫兴》诗之四:“谁家红袖过红桥,一丈秋千努折腰。”老舍《骆驼祥子》十五:“既不跺脚一走,就得想办法作事,先必得站一头儿,不能打秋千似的来回晃悠。”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秋千》。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在木架或铁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人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利用蹬板的力量身躯随而前后向空中摆动。相传为春秋齐桓公从北方山戎引入。一说本作千秋,为汉武帝宫中祝寿之词,取千秋万岁之义。后倒读为秋千,又转为“鞦韆”。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宋高承《事物纪原·岁时风俗》。唐杜甫《清明》诗之二:“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鞦韆习俗同。”仇兆鳌注:“宗懔《岁时记》:寒食有打毬、鞦韆、施钩之戏。《古今艺术图》:以綵绳悬木立架,士女坐立其上,推引之。谓之鞦韆。一云当作千秋,本出汉宫祝寿词,后人倒读,又易其字为鞦韆耳。”宋苏轼《寒食夜》诗:“漏声透入碧窗纱,人静鞦韆影半斜。”清陈维崧《减字木兰花·过惠山九华庵》词:“些事消魂,剩有鞦韆断板存。”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七段:“也有人在栗子树的横枝上系着绳子,吊了架秋千,大家围着悠荡着玩。”

三、国语词典

以两条等长的绳索或铁链,分别横拴板块的两端所制成的游戏器材。可前后摆荡。宋.欧阳修〈渔家傲.红粉墙头花几树〉词:「天欲暮,流莺飞到秋千处。」也作「秋千」。

四、网络解释

秋千(游戏用具)用途游戏用具,将长绳系在架子上,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秋千(汉语词语)秋千,我国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在木架或铁架上两边悬挂绳索,下拴横板。人在板上或站或坐,两手握绳,利用蹬板的力量身躯随而前后向空中摆动。在陕西渭南一带仅于清明前后农家系它于房梁之下,下挂蹬板,人随蹬板来回摆动,供游玩之用,非常有趣的一种游乐活动。

关于秋千的近义词

秋千  

关于秋千的诗词

《闻四明人不喜秋千因作》  《湖上曲·秋千索外阑干侧》  《绛都春·秋千倦倚》  

关于秋千的诗句

秋千节后初相见  秋千闲了  杨柳秋千院中  

关于秋千的单词

swing  

关于秋千的成语

各有千秋  千秋万世  独有千秋  

关于秋千的词语

名垂千秋  各有千秋  千秋万古  千秋万岁  万古千秋  千秋人物  百岁千秋  遗臭千秋  万代千秋  万载千秋  

关于秋千的造句

1、却见她从秋千上走下,轻移莲步,纤腰扶风,凌波踏水,飘然而来,碧眸蕴情,玉颜生意,就那样一心一意的看着他,月光溶入那汪春水中,梨花付魂那双碧瞳里,于是那里便有了九天清韵,那里便有了三界魅惑。  

2、寒风吹得小树像打秋千一样摇来摇去。  

3、我隐隐约约记得我的老家门前有一棵拴着秋千的大树。  

4、不仅唱歌十分在行,大年初一和同伴各个村子里去打秋千,蹬个十来下就可平梁,还悠游自在,若无其事。  

5、忽悠,秋千飘飘忽忽,悠得我头疼。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秋千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