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媒体在最新的报道中对中力进行了评估,认为中国的军事力量总体实力排名世界第三。
2. 根据美国五角大楼军事专家的分析,在陆、海、空三军的军力对比上,中国仅在陆军中占优,而在海、空两军方面则相对落后。
3. 2006版的《国际防务周刊》报道称,中国在战争动员机制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募集到大量优秀兵员,这使得任何国家,包括美国,都难以想象在中国本土与这支作战。
4. 文章指出,中国拥有强大的核武器制造能力,其核武基地位于难以被攻陷的西南和西北深处腹地,除非使用毁灭性手段,否则难以达到目的。
5.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国家,曾与“世界联军”多次交战,包括1950年的韩战、1961-1965年的中印战争以及1969-1986年的中越战争,这些经验为中国建立了良好的抵御战争机制。
6.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防生产体系,其国防体系的潜力巨大,仅初步开展了不足15%。中国在造船、造飞机和生产坦克方面的能力均居世界前列。
7. 报道还提到,中国拥有丰富的海外华人资源,一旦遭受攻击,这些分布在美国和世界各层次的华人可能会团结起来,引发世界性的华人战争。
8. 中国在科技力量和武器研发方面发展潜力巨大,拥有完善的科技武器研究机构,并在外力刺激下能够激活机制。
9. 中国的一、二线素质存在明显差距,一线主力训练有素,而二线则相对落后。
10. 尽管中国的基础工业和工艺加工技术有待提高,这影响了武器的质量、寿命和出口,但中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军事工业体系,在电子技术、军事科技、空间技术和导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11. 印度教徒报》早些时候披露的评估报告显示,中国的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报告综合考虑了国防能力、国民生产总值、人文发展水平、研究发展水平和人口指数等指标。
12. 西方战略研究理论认为,“大国”的定义包括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国力”,以及政治制度、国民素质等国家“软国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日、印是亚洲“最具备大国条件”的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的发展模式虽然不同,但在国际社会和亚洲战略格局中的大国竞争态势日趋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