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的有哪些

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的有哪些

来源:调星娱乐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的信息有:危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不属于信息公开的范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条 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主动公开本行政机关的下列信息:(一)行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二)机关职能、机构设置、办公地址、办公时间、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五)办理行政许可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办理结果;(六)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本行政机关认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七)财政预算、决算信息;(八)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其依据、标准;(九)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十)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十一)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措施及其实施情况;(十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十三)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十四)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十五)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第二十七条 除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地方各级、对外以自己名义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县级以上部门(含本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申请获取相关信息。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 负责全国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是。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 第三条 各级应当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全国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确定的其他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的信息公开工作。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信息公开制度是有关保障公民了解权和对了解权加以必要而组成的法律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1、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体现行政机关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4、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令第4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第九条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信息应当主动公开:(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