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赤霉病会导致稻穗未成熟就滋生,给晚稻产量带来威胁。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应对措施:
1. 病害识别:水稻赤霉病可影响水稻不同生长阶段,造成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等症状,尤其是穗腐最为严重。病害严重时,水稻植株病部以上会呈现枯黄状态,影响抽穗,甚至导致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的穗。
2. 防治策略:
- 选用抗病品种:种植过程中,选择对赤霉病有抗性的水稻品种,减少病害发生的风险。
- 农业管理: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合适的排水,避免湿地环境,及时收获并深耕灭茬,减少病原菌源。合理安排播种时间,避免在扬花期遇雨。
- 施肥技术:提倡使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3. 药剂防治:
- 种子处理:使用增产菌拌种,每667平方米用固体菌剂100-150克或液体菌剂50毫升对水喷洒种子拌匀,待种子晾干后进行播种。
- 喷雾防治:在水稻始花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0%多菌灵盐酸盐(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药剂,每隔5-7天喷洒一次,进行有效防治。
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控制晚稻稻穗上的赤霉病发生,保障稻谷的成熟与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