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劝酒致死的法律责任?

劝酒致死的法律责任?

来源:调星娱乐
第1种观点: 劝酒致人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需要承担责任的是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强迫性劝酒,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明知对方身体有疾病,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饮酒者,要承担由劝酒引起的一切责任;二是明知对方喝醉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在无人照顾的情况下存在危险,清醒酒友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醉酒者一旦出事清醒者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是酒后驾车未劝阻,对于醉酒的酒友其他人应当劝阻其不得驾车,如果未加劝阻则就有可能承担由此引发的相应法律责任;四是宴会的主人应当确保参加宴会的每个人的安全,醉酒者一旦出现意外事故,酒宴召集者就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2种观点: 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中,对于喝酒死亡的法律条款并没有具体的规定。一般来说,当事人自己不听劝阻执意喝酒的,事后发生事故死亡的,由自己承担责任;相反若是同桌人劝酒、灌酒,且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的,应当对喝酒者的死亡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3种观点: 法律分析:劝酒致人死亡一般情况下不负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被害人声明喝酒会有致死危险,仍旧劝酒的,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承担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