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存在法律保护上限,超出部分不构成犯罪。2019年放高利贷入刑,需满足赚钱为目的、两年内向不特定人放贷十次以上,且情节严重可能判五年以上。放高利贷方需注意不得强行讨要超出法律规定的利息,否则触犯刑法。建议放高利贷者了解法律责任和守法义务,如有不清晰可咨询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法律分析
高利贷,基本上指超出法律保护上限的民间借贷,超出部分,法律不支持,但是不构成犯罪。
2019年放高利贷入刑,而且还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以赚钱为目的,在两年之内向不特定的人放贷十次以上的构成犯罪,情节严重的可能判五年以上。
根据《意见》当中规定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是指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他名义出借资金10次以上。如果是高利贷的放贷方,在借贷方在借款到期后不还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部分的利息时,放贷方的利益是难以得到法律支持的。因此放高利贷是有风险的。
如果高利贷的放贷方强行向借贷方讨要超出法律规定的民间借贷的利息,将会触犯刑法,法律有如下规定: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规定定罪处罚。
行动建议:
放高利贷会带来超出市场价多倍的利润,同时也带来了不可规避的高风险。放高利贷的人要明确自己的法律责任和守法义务,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经济活动,如果对于界限不清晰,要积极咨询律师,为其提供相应法律援助。
拓展延伸
放高利贷的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
放高利贷是指以极高的利率向他人提供贷款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放高利贷涉及到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犯罪和民事赔偿。在刑事方面,如果放高利贷的行为达到了构成犯罪的标准,如故意欺诈、违反法律法规等,相关人员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包括拘留、罚款甚至刑事处罚。而在民事方面,被放高利贷的借款人可以向放高利贷人主张民事赔偿,包括返还高额利息、支付逾期利息、赔偿因高利贷带来的损失等。因此,放高利贷不仅涉及刑事犯罪责任,还可能引发民事赔偿纠纷,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的基本原则。
结语
高利贷行为存在法律风险,对于放高利贷的人来说,必须清楚自己的法律责任和守法义务。如果放高利贷的行为达到了构成犯罪的标准,可能会面临刑事责任。同时,被放高利贷的借款人可以向放高利贷人主张民事赔偿,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的基本原则。因此,放高利贷不仅涉及刑事犯罪责任,还可能引发民事赔偿纠纷。对于放高利贷的人来说,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经济活动,如有疑问,应积极咨询律师,以确保合法经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高利转贷罪】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个人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2、单位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