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竞业经济补偿的约定在我国法律中未明确规定,但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劳动者在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支付。违反竞业约定的劳动者应支付违约金。
法律分析
目前我国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对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在什么范围内约定该项经济补偿,法律并未做明确规定。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标准,那么《最高人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的规定,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并且,如果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保密义务和竞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拓展延伸
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要求和合法性
竞业禁止协议是一种雇佣合同中的条款,旨在员工在离职后在特定行业内从事竞争活动。根据法律要求,竞业禁止协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合理范围:的地理范围、时间和禁止的活动必须合理且有限;2.合法利益:雇主必须能够证明竞业禁止协议的存在对其有合法的商业利益保护作用;3.公正对待:协议应平衡雇主和员工的权益,不得过度员工就业权利。在法律上,竞业禁止协议的合法性取决于是否符合这些要求,并且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而有所不同。因此,雇主和员工在签署竞业禁止协议前应寻求法律咨询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结语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竞业条款,并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尽管法律对经济补偿的具体范围未做明确规定,但如果双方未约定补偿标准,最高人民的解释规定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补偿。此外,竞业禁止协议应合理范围、合法利益和公正对待员工,合法性取决于法律要求和地区规定。在签署前建议寻求法律咨询,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三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三节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 第六十条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股东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一百九十 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