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可以通过送达方式解决被告拒绝领取判决书的问题。一审判决在送达之日起15天内无上诉则生效,若进入二审则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自判决作出之日起生效。判决生效时间从当事人受到判决的次日开始计算,若经过15天被告仍未领取判决书,则会公告送达。
法律分析
若被告迟迟不去拿判决书,可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进行送达。若其是一审判决,在送达之日起15日内没有上诉,则生效,若进入二审,则二审是终审判决,自判决作出之日起生效。判决生效时间是从当事人受到判决的次日起(第二天)计算,经过15天,如果当事人在这段时间一直没拿判决书,会公告送达。
拓展延伸
被告拖延领取判决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当被告拖延领取判决书时,应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首先,律师可以与被告进行沟通,了解其拖延的原因,并尝试解决任何可能存在的误解或疑虑。其次,律师可以向提出申请,要求强制被告领取判决书,以确保判决的执行。此外,律师还可以向提交相关证据,证明被告的拖延行为对原告造成了损失,从而要求对被告进行相应的处罚或赔偿。最后,律师还可以考虑与被告达成协议,制定明确的领取判决书的时间和方式,以避免进一步的拖延和纠纷。综上所述,通过适当的沟通、法律程序和协商,可以解决被告拖延领取判决书的问题,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
结语
通过适当的沟通、法律程序和协商,可以解决被告拖延领取判决书的问题,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律师可以与被告沟通,了解原因并解决误解或疑虑,同时向提出申请,要求强制被告领取判决书。律师还可以提交相关证据,要求对被告进行处罚或赔偿,并与被告达成协议,明确领取判决书的时间和方式,以避免进一步拖延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四条 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四十一条 第二审人民发回原审人民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从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 公诉案件 第二百零六条 在审判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中止审理: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