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服用中药和中成药

如何服用中药和中成药

来源:调星娱乐


摘要:中成药和中药是两种常见的药物类别,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中药制品,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而成的药物。这两者除了定义不同外,它们的味道、服用方法也有很大差异。服用中成药时,要根据剂型不同,改变内服方法,服用中药时,要注意汤剂煎煮方法,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成药和中药的区别有哪些

1、定义不同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制剂工艺将其加工制成各种剂型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颗粒等等剂型,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创造、总结的有效药方的精华。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而成的药物,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2、味道不同

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故其每次需用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成药,已几乎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异味等的不良刺激,因而在服药反应上,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中药服用时有特殊的异味,对于幼儿和某些敏感的人来说服用比较困难,难以被大众所接受。

3、服用方法不同

中成药服用比较简单,直接内服即可,但由于剂型、药性、功效、主治的不同,具体的内服方法也略有差异。大多数中药必须煎煮后服用,中药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药加以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如何服用中药和中成药

一、中成药

1、直接吞服法

中成药中的露剂、合剂、乳剂、酒剂、盯剂、糖浆剂、流浸膏剂、口服液等液剂,均可采用直接吞服的服用方法。

2、开水送服法

中成药中的蜜丸剂、水丸剂、糊丸剂、蜡丸剂、浓丸剂、滴丸剂、散剂、丹剂、片剂等多种固剂,均可采用温开水或凉水送服的方法。

3、沸水冲服法

中成药中的茶剂、饮剂均须用沸水泡汁,频服代茶饮;冲服剂(颗粒散)、膏滋剂或流浸膏剂也须用沸水冲泡溶化稀释后服用。

4、药汁送服法

中成药中的一些丸剂、散剂,丹剂、片剂等须用药汁送服,如盐水、醋、黄酒,白酒、蜜水、竹沥汁、姜汁等。

5、煎服法

茶剂中的午时茶,煎剂中的边防八臣等,须用水煎煮去滓取汁服用,实际上可视为固定处方的汤剂。

6、调服法

这是儿童常用的服药法,即用乳汁或糖水将散剂调成稀糊状喂服的一种服法,这样既可矫味又不致呛喉,此法亦可用于吞咽困难者。丸剂也可朔开加水研成稀糊状服用,与调服法相似,但习惯称研服法。

7、含化法

系将药物含入口中缓缓溶解,再慢慢咽下,使其在口腔局部发挥治疗作用,多用于治疗咽痛喉痹、乳蛾、口糜、齿痛等疾患,如牛黄含化丸、六神丸、喉症丸等。

8、炖服法

中成药中的胶剂如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阿胶等单服时均可加黄酒或糖水,隔水加热使之溶化(祥化)后服下。

9、吸入法

中成药中的气雾剂,就是将药物雾化后,让患者直接吸人的给药方法。此外,一些开窍醒神、辟秽化浊的散剂如通关散、避瘟散等也可以直接吸人鼻窍中给药。一些止咳平喘的烟剂如定喘烟,一些辟秽解毒的香剂如苍术、艾叶香等也都是燃后取烟吸入用药。

10、鼻饲法

鼻饲法是指对一些神志昏迷或因口腔疾患不能口服,采用将药物稀释后通过鼻饲管注入胃中的一种给药方法。如常用治中风、痰迷、热病神昏、小儿惊风等急重病证的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局方至宝丹等可用鼻饲法给药,但不可随便撬牙灌服,以免损伤牙齿。

二、中药服法

1、汤剂煎煮

汤剂是中药最为常用的剂型之一,汤剂的制作对煎具、用水、火候、煮法都有一定的要求。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为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以免发生化学变化,影响疗效。

煎药火候有文火、武火之分,煎煮的火候和时间,要根据势物性能而定。某些药物因其质地不同,煎法比较特殊,处方上加以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溶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不同煎煮法。

2、服药

中药汤剂一般每日1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左右,服用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申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统索引或网民分享提供,仅供您参考使用,不代表本网站的研究观点,证明有效,请注意甄别内容来源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