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的存活率受哪些因素影响影响接种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分析
(1)菌种质量
①母种保存时间不可过长。在冰箱中长期保藏的菌种,取出后要经过2~3d的活化培养后,才能用于生产。
②菌种过于老化或菌龄不足,尤其接原种时,如遇培养基水分偏低,接种面水分损失严重时尤为明显。母种传代次数过多,菌龄过长,接种时瓶口上部的老化菌丝没挖除干净。均可影响接种的成活率。
(2)菌种袋质量
①原料选择不严。原料中若掺入了松、柏、杉等树种的木屑,可抑制或杀伤菌丝;或者选用的培养料陈旧、霉变,灭菌后可导致基料整体,其后果必然是接种块不萌发,或者菌丝不吃料,致使杂菌大量发生而引起发菌失败。
②培养基配方不合理。例如碳氮比不合理、pH不适、有不良气味等,致使菌种块不萌发或不吃料。原料细碎,装得过紧或培养料含水率过高,会影响培养基的透气能力,造成接种后缺氧而引起发菌缓慢,菌丝较弱;培养料过干,菌丝不能长入料内。
③灭菌不彻底。杂菌喜欢酸性环境,如果配料时间长、装袋速度太慢,或者装袋后迟迟不能进行灭菌,或者灭菌起始温度太低,或者升温太慢(达到100℃时间超过6h)等原因,容易引起培养料发酵变酸,滋生杂菌。
2.菌种不萌发或不吃料的原因及防治
除污染杂菌外,有时菌种块不萌发。其原因是:一是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冷却就挖取菌种块,菌丝被烫死或菌丝过火焰时被火焰烧死。二是母种干缩老化,失去萌发力。三是培养温度不适宜,菌种瓶灭菌后未冷却,菌种受热而死。
有时菌种块虽能萌发,但不吃料,其原因主要是:菌种块与培养料结合不紧密;培养料偏干;培养料的酸碱度不适宜;培养料内加入了过量抗杂菌药物如多菌灵等。因此接种时要使菌种块与培养料紧密结合;坚持随拌料随装瓶,及时灭菌防止培养料变酸;选用木屑时要严防混入松柏木屑;配料时不要随意添加或过量添加多菌灵等抑菌药物,以防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要保持室内空气湿度55%~65%,要远离热源,使种瓶受热均匀。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