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香菇栽培常见问题及预防解决措施

香菇栽培常见问题及预防解决措施

来源:调星娱乐


香菇栽培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

1.香菇发菌阶段常见问题及防控措施

(1)闷堆烧菌的防控 培菌场所要加强通风、遮阴、疏排或人工制冷,经常进行菌棒检查,严防闷堆烧菌。刺孔后,由于菌丝受到刺激,呼吸骤然加剧,生物热能集中释放,最容易造成闷堆烧菌。因此,高温期间,应避免进行刺孔通气、割袋等措施。在气温较高时,出现发菌受阻,菌瘤大量发生,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刺孔通气,应选在天气相对凉爽时进行,最好在晴天的夜间进行。对同一房间内的菌棒刺孔,要分批进行,使生物热能分批释放。刺孔后的2~3天内应加强通风散热。

(2)黄水的发生与防控 菌丝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死亡,而分解出黄色液体——黄水。黄水的产生又增加了袋内湿度,阻碍氧气通透,并使菌棒表面富营养化,诱使杂菌的滋生危害,进一步促进香菇菌丝体的死亡和被分解。

主要防控措施:选用高抗品种,注意接种时间的安排,尽量使发菌阶段避开夏季高温季节。通过遮阴、通风、减少振动等人工措施,降低培养环境的温湿度。

(3)虫害 发菌阶段害虫主要是双翅目幼虫,即菇蚊和菇蝇的幼虫阶段危害。危害方式是幼虫啃食菌丝,造成香菇菌丝死亡和引发杂菌侵染。防控措施是清洁环境减少虫原基数,采用高效低毒的药剂熏蒸和喷雾,或用粘虫板(纸),杀灭成虫,或用腐烂的麸皮加农药诱杀,减少着卵量;有条件的可用隔离的方式,保护菌棒。

(4)避免“不时出菇”通过接种期调整,发菌速度调整,排场时间调整、减少温差、减弱光照和避免振动等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时出菇。

2.菌袋杂菌污染的处理方法

(1)轻度污染 只是在菌袋扎头或是在菌袋某一漏孔发生杂菌小菌落,没有蔓延的,可用注射针吸取和75%的酒精各50%的混合注射感染处,药液浸过感染点后,并用手指轻轻按摩表面,使药液浸透菌体,然后用胶布封好注射口。

(2)穴口污染 杂菌浸入接口和胶布边而香菇菌丝还正处在生长状态,不受多大影响的菌袋,可用5%~10%石灰水上清液,或50%的多菌灵400倍液等,涂患处,但药液对香菇菌丝同样有杀伤力,用药时要尽量少伤害香菇菌丝。另外,两种药不能同时使用,因前者是碱性,后者是酸性,同时使用会引起中和失去药效。如果发现死菌,应重新接菌。

(3)严重污染 杂菌污染口大,或污染点多,无可救药的,应采取破袋取料,拌以3%的石灰溶液闷堆一夜,摊开晒干,重新配料,装袋灭菌,再接种培养。如发生链孢霉污染,应立即用塑料袋套住然后连袋烧掉或深埋,避免孢子飞扬传播,造成环境污染。

3.常见杂菌的防治

危害香菇生产的杂菌种类很多,这里重点介绍发生较为普遍,危害比较严重的几种杂菌。

(1)绿色木霉 绿色木霉是香菇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危害极大的竞争性杂菌。

①形态特征 木霉菌丝生长初期呈白色斑块,逐步产生浅绿色孢子。菌落为深绿色,向外逐渐变浅,边缘呈白色,后期变为深黄绿色、深绿色。会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

②发生与危害 绿色木霉菌适于在15~30℃温度和偏酸性的环境中生长,常发生在菌种和菌袋的培养基内及菌筒子实体生长阶段,与香菇争夺养分。受其污染后,养分受到破坏,严重的使培养基全部变成墨绿色,发臭腐烂。

③防治方法 注意清除培养室内外病源,长期保持通风,净化环境,杜绝污染源;接种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充分发挥香菇菌丝生长的优势,人为创造不适于绿色木霉的生态环境,菌筒脱袋出菇阶段,防止喷水过量,注意菇床通风换气。

如果在菌袋料面发现,可用2%甲醛和5%石灰混合液或1%~2%来苏尔液、0.1甲基托布津、0.1~0.2代森锌等药剂注射于受害部位。若在脱袋后的菌筒上发现,第一天用0.2%的多菌灵溶液抹于受害部位及四周,第二天再用5%的石灰上清液重涂于患处,即可杀灭。如果菌袋1/3被侵害时,可用刀切除侵染部分,切口用500倍波尔多液涂抹或浸泡消毒。

(2)链孢霉

①形态特征 链孢霉为常见的一种杂菌,其菌落为白色,粉粒状,后为绒毛状。

②发生与危害 链孢霉是土壤微生物,适于高温、高湿季节繁殖,夏天制种易受污染。链孢霉蔓延迅速,是制种接种培育的主要有害菌,其分生孢子耐高温,湿热70℃下失去活力,干热达130℃尚可潜伏。分生孢子为粉末状,数量大,个体小,随气流飘浮在带入接种箱、培养场所,传播力极强。不少栽培菌袋受其污染,出现“满堂红”,危害严重,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③防治方法 严格控制污染源。链孢霉多从原料中的麦麸、米糠带入,因此选择原料时要求新鲜、无霉变,无结块,塑料袋要认真检查,剔除有破裂与微细针孔的劣质袋;清除生产场所四周的废弃霉烂物;培养基灭菌要彻底,未达标不轻易卸袋;接种时可用多菌灵液擦袋面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菌袋排叠场所要干燥,防潮湿、防高温、防鼠咬,脱袋转色出菇期,喷水防止过量,注意通风,更新空气。

一旦在料面上发现链孢霉时,用石灰粉撒于袋面,起到降温抑制杂菌的作用,同时用500倍液可湿性托布津或500倍甲醛,注射污染部位,用手按摩使药液渗透料内,然后用胶布封针眼。

链孢霉只是与香菇菌丝争夺养分的一种杂菌,并不是香菇菌丝最终的竞争对手。它前期由于蔓延快,覆盖面大,形成满袋红。但只要香菇菌丝能够萌发生长,到后期链孢霉在气温20℃以下时,便可逐渐消退,而此时香菇菌丝则生长旺盛,占据优势。但受其污染的菌袋,养分被破坏,产量受影响。

(3)毛霉又叫长毛菌

①形态特征 毛霉菌丝无隔,细长、生长茂盛,气生菌丝如棉花状,无匍匐菌丝及假根。

②发生与危害 发生毛霉的原因,主要由于培养室,栽培场所通风不良,温度过大,菌瓶棉塞受潮或菌袋内培养基含水率过多。这种霉菌发生在培养基内,会破坏养分,影响香菇菌丝的正常生长。

③防治方法 加大接种量,造成香菇菌种优势,同时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并降低空气相对湿度,以控制其发生。一旦在培养基内发现污染时,可用70%~75%酒精注射患处,也可用pH 8.5的石灰水上清液涂刷患处,以控制扩散。

(4)曲霉

曲霉,其种类很多,危害香菇生长的主要有黑曲霉,黄曲霉和烟曲霉等。

①形态特征 曲霉的菌丝粗短,初期为白色。以后则出现黑、黄、棕、红等颜色。其菌丝有隔膜,为多细胞霉菌。

②发生与危害 曲霉适宜在25℃以上,湿度偏大,空气不新鲜的环境下发生。它多侵染培养料表面,使其与空气隔绝,争夺养料和水分,产生有机酸和毒素,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发育,并发出刺鼻的臭气,致使香菇菌丝死亡。

③防治措施 停止喷水,加强通风,增加光照,控制温度,造成不利于曲霉生长的环境,一旦发生污染,应加强通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污染严重时,可喷洒pH 9~10的石灰水上清液喷洒1:500倍的托布津溶液。

(5)青霉

青霉种类繁多,主要有圆弧青霉,绳状青霉和淡紫青霉等。

①形态特征 青霉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菌丝前期多为白色,与香菇菌丝相似,难以辨认。后期转为绿色,蓝色、灰绿色等。

②发生与危害 青霉一般侵染培养料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青绿色霉斑,并不断蔓延。适宜温度为20~25℃在弱酸性环境中繁殖迅速,与香菇菌丝争夺养分,产生毒素,破坏香菇菌丝生长,影响子实体的形成。

③防治方法 加强通风,场所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同时注意降低温度,以控制发生。若局部发生时,可用5%~10%石灰水涂刷或用40%甲醛溶液擦拭,然后盖上湿纱布。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