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平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平菇在形成子实体期间,倘若遇到不良环境和条件,使子实体不能正常发育,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畸形,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这种现象多发在头茬菇之后。其主要病因是高温、通风不良、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等,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
(1)大脚菇 平菇原基发生后,只长菇柄,下粗上细,不长菌盖,菌盖的直径小于菌柄的直径而形成大脚畸形菇,这种菇的柄质较硬,商品价值较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菇棚(室)供氧不足,菇体内养分运输失去平衡。
预防措施:遇上连续低温天气时,出菇棚(室)采取保温防寒时要注意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但切忌大风直吹料面,以免造成幼菇死亡。
(2)瘤盖菇 在菇盖上生长有很多小瘤样突起,有的突起还形成菌褶。受害严重时,菌盖僵缩,菇质硬化,停止生长。产生原因是: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低温持续时间太长,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伸长失调。
预防措施:栽培时必须弄清栽培品种菇体正常发育能耐受的最低温度,冬季栽培应选择中低温型品种,同时采取保温增温措施,控制好菇棚(室)出菇温度。通常中温型品种菇棚(室)温度应控制在8℃以上,低温型品种应控制在0℃以上为宜。
(3)菜花菇 菌柄没有分化,大量的小原基聚集在一起,形成球形的菌块。原因是培养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农药中毒所致。
预防措施:一是加强通风,不要采用封闭式的保温措施;二是喷洒放线菌制剂,如立信菌王、光大菌王等生物菌肥缓解。
(4)萎缩菇 菇体初期正常,在膨大期即泛黄、水肿状或干缩状而停止生长,最后变软腐烂。菇体水肿原因是湿度过大或有较多的水直接喷在幼小菇体上,使菇组织吸水,影响呼吸及代谢,停止生长死亡;菇体干缩是因为空气相对湿度较小,通风过强,风直接吹在菇体上,使平菇失水而死亡。或者培养基营养失调,形成大量原基后,有部分迅速生长,其余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停滞;少数萎缩菇是由于菌种退化,症状是菌盖尚未长足够大即反卷、发黄、萎缩。
预防措施:控制湿度在80%~85%,不要向幼小菇体上喷水,不让风直接吹在菇体上。
(5)珊瑚菇 菌柄细长,没有菌盖,在菌柄上又重复分叉,形如珊瑚,一般呈白色。这种病害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光照很弱,通风极度不良。
预防措施是:加强通风。
(6)蓝边菇 菇体生长时,菌盖边缘产生蓝色晕圈,甚至整个菇体变成蓝色,直到菇体采收也不再退去。原因是采取柴火、煤火等增温,使菇棚(室)内一氧化碳增多,造成菇体中毒,刺激菇体发生变色反应。
预防措施:冬季菇棚(室)增温方法以采取日光、暖气、电热等为好,如采用柴火、煤火进行加温时,应装置封闭的传热排烟管道。
(7)盐霜状平菇 子实体产生后分化很慢,在已经分化的菌盖表面出现一层像盐霜一样的东西,这是因为棚中的温度太低所致,黑色品种一般气温在5℃以下就会出现此类现象。
防治措施:注意棚内温度不能太低,或选用出菇耐低温的平菇种植。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