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可用于拒执罪,最高发布解释明确规定,除、检察机关外,老百姓也可自诉维护权益。条件包括:1)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申请利;2)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曾提出控告,、检察机关未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
拒执罪不是自诉案件,但是符合特定条件可以提起自诉。最高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除了通过、检察机关,走公诉程序追究拒执罪外,老百姓也能通过自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拒执罪提起刑事自诉的条件有两个:
1、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来说,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而实施了下列行为之一:
(1)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2)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等多种情形。
2、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自己曾经提出控告,而机关或者人民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拓展延伸
拒绝执行判决的后果及法律责任
拒绝执行判决是一种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其后果及法律责任是不可忽视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拒绝执行判决时,执行可以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等,以迫使其履行判决。同时,拒绝执行判决可能导致被执行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罚款、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等。此外,拒绝执行判决还可能对被执行人的信用记录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其在社会和商业活动中的地位。因此,对于拒绝执行判决的后果及法律责任,被执行人应当认真对待,遵守法律规定,履行法律义务,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损失。
结语
拒执罪的自诉条件明确,公民维护权益有法可依。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损害申请执行益,可依法追究刑责。具体行为包括虚假报告财产、阻止证人作证等。拒绝执行判决后果严重,可采取强制措施,甚至刑事处罚。被执行人应认真履行法律义务,避免不必要风险和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