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回避申请书
回避申请书,是指案件审判人员、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有关人员在与受理的案件存在一定利害关系的情况下,本案当事人依法向受理诉讼的人民提交的要求上述相关人员不得参加本案审理或其他相关诉讼活动的法律文书。
(一)文书格式
回避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求事项和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致
__________人民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
(二)文书范本
回避申请书
申请人:刘,男,19__年12月22日生,住__县__镇__村。被申请人:孟,男,__县人民民事庭审判员。
请求事项和理由:
在贵院受理的申请人诉__县__物资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合议庭组成中,作为人民陪审员的孟是被告公司法定代表人朱的妻子,属于民事诉讼法第44条规定和《最高人民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的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现申请孟回避,请贵院依法作出回避决定。
__市__区人民
申请人:刘(签名)
20__年6月3日
(三)文书撰写与提交注意事项
1.被申请人应当属于依法回避的人员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4条的规定,审判人员、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第2款的规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最高人民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9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审判人员是指各级
人民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本规定所称其他工作人员是指中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此外,本规定还规定人民陪审员、员、翻译人员、司法鉴定人员、勘验人员的回避问题,参照审判人员回避的有关内容执行。”
2.当事人申请回避既可以书面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
当事人无论口头提出还是书面提出申请回避,都应当具有提出回避的法定情
形。在书面提出时所撰写的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写明提出回避的事实和理由。这里的“事实”主要是指被申请人与本案另一方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人存在亲属关系、与本案具有利害关系和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的其他关系。这里的“理由”主要是指有关的法律依据。
3.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提供相关证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相关证据材料:(1)未经批准,私下会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
(2)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介绍办理该案件的;(3)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4)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5)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
4.申请回避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民事诉讼法第45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可见,当事人不得在法庭辩论结束后提出回避申请。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