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权房是指房屋的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房屋,其产权不是国家颁发的,也不受法律保护。小产权房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开发商的产权,称为大产权;二是指购房者的产权,称为小产权;三是因购房者的产权与开发商的产权分离,所以称为小产权房。小产权房在大城市的高房价背景下出现,价格相对较低,但存在诸多风险,如没有产权保障、不能申请贷款、不能抵押转让等。
法律分析
小产权房是指什么?小产权房有三种解释:一是指开发商的产权,称为大产权;二是指购房者的产权,称为小产权;三是因购房者的产权与开发商的产权分离,所以称为小产权房。
其次,区别在于房屋再次转让时是否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称为大产权,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的称为小产权。按照这个解释,普通商品房是大产权房,经济适用房是小产权房。第三是一般意义上的小产权房。这种房屋的产权不是国家颁发的,产权证是由农村颁发的,也叫“农村产权房”。
之所以出现这种小产权房,是因为我国实行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制,小产权房不能转让或出售给非集体成员的人,只能转让和置换在集体成员内部。农民向城镇居民出售房屋不受法律保护。
小产权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大中城市的高房价是小产权房出现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城市人口流入量大,土地供应有限,很多大城市的房价一路上涨,小产权房的真正购房者很多。
另一方面,小产权房是在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宅基地上建设的,不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价格相对较低。不过,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小产权房是违法的。”“小产权房”不能确认发证权,不受法律保护。针对这一现象,国土资源部门多次重申,小产权房占用集体建设用地,属于违法用地,不能登记发证,不能卖给城镇居民。
购买小产权房有哪些风险?
首先,小产权房没有产权保障,不具有所有权、转让权、处分权和收益权,不能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其次,购买农村产权等小产权房不能申请贷款,只能一次性或分期付款,这会增加购房者的资金压力,增加购房风险。第三,小产权房没有国家产权证,只有乡或村委会的产权证,不能像大产权房那样抵押转让。如果是国家征地拆迁,购房者的利益将难以保障。购房合同双方没有正式签订,也没有法律支持。
拓展延伸
农村小产权房能否转让?法律风险有哪些?
农村小产权房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由于其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因此其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个人并不具有所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不得买卖、抵押、出租等行为,也就是说,农村小产权房不能自由买卖。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农村小产权房可能会发生转让行为。例如,在一些地方,由于房屋年久失修或者债务纠纷等原因,房屋的所有权可能会发生转移,这种情况下,房屋的所有权可能会发生改变,但是这种情况下,仍需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农村小产权房的土地性质为集体所有,因此其转让行为可能会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等行为,但是对于房屋的所有权,法律并未做出明确规定。
总的来说,农村小产权房在转让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包括:土地使用权纠纷、所有权纠纷、抵押权纠纷等。因此,在进行农村小产权房转让行为时,需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尽可能寻求专业律师的建议和帮助,以降低法律风险。
结语
小产权房是指房屋的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房屋,其产权不是国家颁发的,只能由农村颁发。小产权房在再次转让时需要缴纳土地出让金,因此与大产权房有所区别。大中城市的高房价和小产权房的出现有关,但小产权房存在违法用地和无法登记发证等问题,购买小产权房存在一定的风险。
法律依据
教师法(2009-08-27) 第二十 地方各级和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
县、乡两级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08-26) 第四条 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扶持发展居民住宅建设,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2016-02-22) 第三条 异议登记因物权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事由失效后,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请求确认物权归属的,应当依法受理。异议登记失效不影响人民对案件的实体审理。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