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朝代是什么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朝代是什么

来源:调星娱乐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朝代:唐代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年代:唐代。作者:王昌龄。出生地: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去世时间:约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主要作品:《答武陵太守》《咏浣纱溪》《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主要成就:诗歌创作。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详细介绍:

一、《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全文 点此查看《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详细内容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二、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三四句解答了“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三、注解

关:边关。

未还:不见归还。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也有人说是指卫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四、译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五、《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其他诗词

《出塞》《从军行》《送张四》《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芙蓉楼送辛渐》

六、背景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