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伏锧的注音 伏锧的注音是什么

伏锧的注音 伏锧的注音是什么

来源:调星娱乐


伏锧的注音是:ㄈㄨˊㄓˋ。

伏锧的拼音是:fú zhì。结构是:伏(左右结构)锧(左右结构)。词语解释是:1.亦作'伏质'。2.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基础解释是: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引证解释是:⒈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引《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班彪《王命论》:“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唐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7、网络解释是:伏锧伏锧,拼音fúzhì,注音ㄈㄨˊㄓㄧˋ。8、汉语大词典是: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班彪《王命论》:“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唐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锧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系,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锧。”。

伏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伏锧详细内容】

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引《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班彪《王命论》:“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唐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三、综合释义

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鑕”。质,通“鑕”,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班彪《王命论》:“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鑊伏鑕,烹醢。”唐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鑕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繫,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鑕。”

四、汉语大词典

亦作“伏质”。古代有腰斩的死刑,施刑时罪犯裸身俯伏砧上,故称“伏锧”。质,通“锧”,砧。亦泛指被处死。《史记·张丞相列传》:“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汉班彪《王命论》:“勇如信、布,强如梁、籍,成如王莽,然卒润镬伏锧,烹醢。”唐陈子昂《谢衣表》:“以其伏锧之魂,更辱赐衣之宠。”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孙蕡陈遇》:“盖仕宦二十年,一禁系,一从戎,四为下僚,仅一入史局,而不免伏锧。”

五、关于伏锧的成语

打埋伏  伏而咶天  将飞翼伏  降龙伏虎  胯下蒲伏  理冤摘伏  

六、关于伏锧的词语

不伏烧埋  伏而咶天  将飞翼伏  降龙伏虎  胯下蒲伏  理冤摘伏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伏锧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