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的结构是:伏(左右结构)生(独体结构)。
伏生的拼音是:fú shēng。注音是:ㄈㄨˊㄕㄥ。词语解释是: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伏生[fúshēng]⒈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网络解释是:伏生(文人)伏生(伏胜,字子贱),汉人,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约前268年),卒于汉文帝三年(约前178年),享年90岁。汉国济南(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为秦博士。综合释义是: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明方孝孺《叶用宾赞》:“閲百年之变故,儼一代之仪刑。是盖齐乎秦伏生之寿,而庶几汉管寧之清者乎!”。7、汉语大词典是: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明方孝孺《叶用宾赞》:“阅百年之变故,俨一代之仪刑。是盖齐乎秦伏生之寿,而庶几汉管宁之清者乎!”。8、其他解释是:1.即伏胜。见「伏胜」条。9、其他释义是:1.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
伏生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伏生详细内容】
伏生(文人)伏生(伏胜,字子贱),汉人,生于周赧王五十五年(约前268年),卒于汉文帝三年(约前178年),享年90岁。汉国济南(今山东滨州市邹平市韩店镇苏家村)人,曾为秦博士。
二、综合释义
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明方孝孺《叶用宾赞》:“閲百年之变故,儼一代之仪刑。是盖齐乎秦伏生之寿,而庶几汉管寧之清者乎!”
三、汉语大词典
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明方孝孺《叶用宾赞》:“阅百年之变故,俨一代之仪刑。是盖齐乎秦伏生之寿,而庶几汉管宁之清者乎!”
四、其他解释
1.即伏胜。见「伏胜」条。
五、关于伏生的成语
六、关于伏生的词语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