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0MiUNICATIONS STANDARDIZAⅡ lB:ZI(泥砼路面改造 尚庆宽・.李 刚: (1.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江苏昆山215337;2.昆山市开发区规建局,江苏昆山215337) 摘要:针对旧水泥砼路面改造中的弯沉问题,设计出四种不同的检测方案,并从中确定最佳方案,即双向往返检测方 案,它可以保证板端弯沉值的准确性。 关键词:旧砼路面:反射裂缝:弯沉 中图分类号:U416.2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4786(2007)06--0189—03 Bend Detecting Scheme in Rec0nstructing old Surface of Concrete Road SHANG Qing-kuan ,LI Gang2 (1.The Quality Detecting Center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 Kunshan City,Kunshan 215337,China;2.Programming and Construction Bureau in Kunshan Development Area,Kunshan 215337,China) Abstract:Aim at the bend problem in reconstructing old surface of concrete road,four diferent de- tecting scheme have been designed,and the bidirectional go and back detecting scheme has been deter- mined.which iS the best one and can ensure the bend value S accuracy of board end. Key words:the old surface of concrete road;reflection crack;bend 1前言 作为沥青罩层的基层,在补强处理的时候,补强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迅猛增长, 没有达到设计要求,错台、脱空等病害没有完全处 许多老路不堪重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翻 理好,导致面层产生剪切和弯拉破坏。在施工中为 修改造中,旧水泥砼路面修复较为困难,许多地方 保证补强达到设计要求.一般需要检测板端弯沉和 采用在旧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砼罩层的方法,此方法 板端弯沉差。本文选择典型的旧水泥砼路面改造工 较破板重新浇筑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工期。因此 程,采用四种不同的方案,对旧砼板块弯沉值的检 被广泛采用。但有些旧砼路面加铺沥青砼罩层后出 测技术进行探讨,以优选最佳检测方案,确保工程 现了反射裂缝的现象,导致面层开裂和剥落,表面 检测的可靠性。 水下渗,造成路面损坏。究其原因,旧砼板块直接 2工程概况 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 总之,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系统监理方法目前 化。 在我国远未能向施工监理那样广泛推行,我国在 作者简介:曹继祥(1951一),男,河北通达工程监理咨询有 公路交通行业只颁布了施工监理规范,而对系统的 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工程监理、勘察设计与 监理方面却没有颁布法规和规范,因此有关部门应 项目管理等工作。 尽快出台相关规定,尽早使工程监理工作走向系统 收稿日期:2007一O1—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OMMUNICArn0NS rANDARDIZArnON 青阳北路改建工程,道路规划红线宽为48m, 路幅分配为8.5m(城市绿化带)+3.0m(人行道)+4.0m (非机动车道)+1.5m(机非分隔带)+7.0m(机动车道)。 该工程从339省道交叉口开始起始桩号为K0+ 000一K2+359.850.维持原路幅分配,老路路幅布 置为双向四车道.沿线老路为水泥砼路面,新路面 在弯沉检测过程中,准确测定弯沉数值还应注 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a)测试车轴载的确定,保证二级及以上等级公 路测试车辆后轴重满足10t的BZZ一100标准测试车 的要求; b)测定前对贝克曼梁及百分表的灵敏性进行检 查,紧固螺母联接,调节支架底脚及水准泡,以保 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路面横坡为:机动车道横坡 为2.0%,慢车道2.0%,人行道1.0%,路面采用排 证测试时弯沉仪的水平; c)检测点位置的控制,由专人指挥车辆前进或 者停止,保证测点位置及行驶速度; d)检测过程中.弯沉仪测头插入汽车后轮双轮 的轮隙内,测头置于测点上,弯沉仪梁臂与车行驶 水槽进行雨水窨井排水。 3试验方案及技术要求 弯沉检测过程中主要采用贝克曼梁、标准车等 仪器设备.本次检测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 3.1方案一:单向连续检测 方向一致,不允许挨靠在轮胎上,百分表读数调整 至量程的70% 85%之间,轻扣弯沉仪侧臂,观察 百分表是否随之震颤并最终归位,如果没有震颤并 最终归位,可能是百分表出现故障或是弯沉尺螺母 联接不紧固: 单向连续检测(如图1所示),测点规定每块板 块测点离板端5cm,先测1#板前端两点,然后检测 车前进测定1#板后端两点,测完1样板后端两点后检 测车继续前进测定2#板前端两点,再测后端,如此 从起点测至终点。记录弯沉值,计算各点弯沉值及 板缝沉降差。 《 磊 《 磊 《 磊 《 磊 《 磊 蛭 蓐 e)检测车由静止到驶出的过程中.百分表的变 化为静止一增大一减小一静止,当现场人工测读百分 表时,读数人员应全神贯注于百分表,读出最大值 及稳定值,没有读出最大值或者稳定前读数都会造 成结果的不准确; f)检测过程中应避开周边载荷的影响,测试时 应注意过往移动载荷,正常检测过程中有移动载荷经 过检测区域时,应避开移动载荷后再进行测计读数。 4测试结果与分析 4.1 测试结果 190l ——] I《 捌 三錾兰裴§ 5耋蔫裴s 《 磊 《 磊 《 《 磊 磊 蔫裴 《 磊 《 露 图1测试点布置图 3.2方案二:同方向两次检测 检测过程中先测定1#板前端两点,接着测2舨 前端两点,接着3#板前端两点,直至终点,然后弯 沉车回到起点进行第二次检测,先测1#板后端两 点,接着2#板后端两点,接着测3#板后端两点,直 至终点。 3.3方案三:双向往返检测 4 四种方案检测结果分别见表1、表2、表3、表 表1单向连续检测测试结果 (1) (2) (3) (4) (5) (6)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弯沉值(0.01am)r 22 24 4 6 l4 l4 6 4 22 24 8 6 (7) (8) (9) (1O) (11) (12) 检测过程中先测1#板前端两点.检测车前进测 定2#板前端两点,再前进测定3#板前端两点,如此 每次都测板块前端两点直至终点,然后调转检测车 方向,从终点测板块后端两点再测3#板后端两点, 接着 ̄lJ2#板后端两点,直至最后1样板后端两点。 3.4方案四:双向往返测加测板中弯沉值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弯沉值(0.01mm) l8 l8 6 8 20 l8 4 6 16 14 8 8 表2同方向两次检测测试结果 ( ) (2) (3) (4) (5) (6) 此方案就是在方案三的基础上加测板中弯沉 值,板中弯沉以单轮轴载为准,按照顺序从板中到 板中检测。 3.5技术要求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弯沉值(0.01ram) 22 24 l2 l4 l8 l6 l2 12 24 26 16 l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COMMUNICA11ONS sTANDARDIZA11O 表2(续) 轮载虽然驶出被测板块,但由于1#板后端两点与2# (7) (8) (9) (1O) (11) (12) 板前端两点距离太近,仍然不能消除对1#板后端两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点弯沉值的影响。所以,此种方案测出的数据不准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弯沉值(0.01mm) 22 24 16 16 24 22 12 14 18 18 16 14 方案二也存在不足,保持同一检测方向进行了 两次检测,第一次检测,检测车后轴荷载驶出被测 表3双向往返检测测试结果 板块,且距离测点距离超出影响范围,测量数据准 ( ) (2) (3) (4) (5) (6) 确,但同方向进行第二次检测时,虽然检测车后轴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荷载驶出被测板块,但贝克曼梁的支点在加载的同 弯沉值(0.01mm) 22 24 16 16 18 18 18 18 24 24 22 20 时仍然落在被测板块上。由于水泥砼板块为刚性板 (7) (8) (9) (10) (11) (12) 块,虽然支点与测点超出3m的弯沉影响半径,但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仍不能消除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方案三中.双向往返检测完全避开了第一种方 弯沉值(0.01mm) 22 22 18 20 24 26 22 24 18 182 2 24 案和第二种方案的不足。第一,双向往返检测每测 表4双向往返检测及加测板中弯沉值测试结果 一点,检测车的后轴荷载都驶离被测板块,保证了 (1) (2) (3) (4) (5) (6) 被测点完全回弹.完全消除了后轴载荷落点对测点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弯沉值的影响;第二,贝克曼梁的支点和被测点分 弯沉值(0.01mm) 22 24 16 16 18 18 18 18 24 24 22 20 别落在两块不同的砼板上,保证了贝克曼梁的支点 (7) (8) (9) (10) (11) (12) 与测点不会同时沉降,消除了刚性板块上支点变形 测点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对测点弯沉值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案是最为科学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轮 准确的方案。 弯沉值(0.01mm) 22 22 18 20 24 26 22 24 18 18 22 24 方案四加测了板中弯沉值,这种方案通常是应 板号 (1) (2) (3) (4) (5) (6) 用在设计前的检测中,其加测一板中的弯沉值主要 板中弯沉值 6 2 4 2 6 4 是验证旧板块路基情况,如果中间点弯沉值较大, f0.01ram) 说明旧路基础承载能力弱。这一路段采用注浆也不 4.2测试方案比较 一定能够有较好的补强效果,要对路基重新进行加 施工过程中,根据测试结果将旧砼板块补强划 固处理。 分成三个等级: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三是最为科 a)弯沉值小于等于2O(O.01mm)的板块不需处 学合理的,可以准确地测出各板端弯沉值,从而为 理直接加铺二灰碎石或浇油摊铺沥青罩面层; 旧砼板块补强验收工序提供准确的依据。 b)20~40(0.01mm)之间的注浆补强处理: 5结论 c)40(O.01mm)以上的直接破碎清除,重新浇 本文针对旧水泥砼路面改造中的弯沉问题,设 筑水泥砼至原标高。 计了四种不同的检测方案,通过典型工程的试验对 从表1~表3数据可以看出,根据方案一。6块 比,提出了双向往返检测的最佳检测方案,确保了 被测板块中有2块需要注浆补强;根据方案二,有4 旧砼板块补强验收工作的可靠性,可以为类似工程 块需要注浆补强;根据方案三,有5块需要注浆补 提供参考。 强;根据方案四,有5块需要注浆补强。 参考文献 四种方案加以比较,方案一存在明显的不足, 【1]JTJ 059—95,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S]. 1#板前端两点测完,后轴轮载驶至1#板后端两点, 『21 JTJ 077—9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1. 轮载表面上看来是驶出3m以外,满足规范的要求, 【3]邓学钧.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实际上,水泥砼板块属刚性板块,轮载如果没有驶 社.2000. 出被测板块,对前端两点弯沉值的影响就没有消 除。当测完1鼻板后端两点,再测2鼻板前端两点时, 收稿日期:2006—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