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调星娱乐。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Word人教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达标训练:(三)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Word人教版含解析

来源:调星娱乐
.

课时达标训练(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

【基础题组】

1.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根据神经元传递兴奋的方向,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C.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但不能传导兴奋 D.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

2.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作用的结构是(..)

A.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 C.感受器或传入神经........D.效应器

3.现象Ⅰ: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而将手缩回;现象Ⅱ: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比较项目 反射弧的完整性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缩手相关肌细胞数量 现象Ⅰ 不完整 现象Ⅱ 完整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 C D 多 多 少 少 4.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③

5.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

.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则必然有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6.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a是感受器,e是效应器 D.刺激b,b的膜电位变为内负外正 7.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使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8.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能力题组】

9.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刺激点膜电位由兴奋状态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的是(..)

A.①→④........B.②→③

C.③→②................D.④→①

10.将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B.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 C.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 D.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

11.如图神经纤维上有a、b、c、d四个点,且ab=bc=cd。现将一个电流计连接到神经纤维细胞膜的表面ab之间,若在c处给一强刺激,其中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偏转一次,方向向左..B.偏转一次,方向向右 C.偏转两次,方向相反..D.偏转两次,方向相同

12.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发生K+外流和Na+内流

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 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 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13.下图是兴奋的传导过程,分析回答问题:

(1)静息电位的特点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外流形成的,如上图中的________处。

(2)动作电位的特点是电位由________变成______,是由________内流形成的,如上图中的________处。

(3)图中的兴奋部位是________处,与未兴奋部位________处之间存在________,形成了________。

.

.

(4)由于兴奋向前传导,原兴奋部位又恢复为________。 14.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刺激结构4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________,该结构在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静息状态,说明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进行屈腿反射实验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刺激右腿,右腿收缩,说明左右屈腿反射弧在结构上是相对的。但当刺激较强时,刺激蛙左腿,左腿收缩时,右腿也会收缩,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实验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大腿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教师为实验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加以验证。

①刺激蛙左腿,若左腿不收缩而右腿收缩,说明伤及的是________神经。 ②刺激蛙左腿,若________,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那么可用刺激________,观察________的方法加以验证。

15.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②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___(填“正”“负”或“零”)电位。刺激图甲中的④处,效应器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2)图乙是图甲中②的一段,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当产生的

.

.

兴奋传到a点时,a、b之间的膜外电流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电流计c的指针会发生两次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的偏转。

(3)德国科学家Mellor的学生用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如图丙),从而测量出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速度。

①从神经元的结构角度来看,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________部分。 ②刺激1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刺激2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刺激点离肌肉中心的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是________m/s。

课时达标训练(三).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参

1.解析:选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项正确。将兴奋从周围部位传向中枢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入神经元,将兴奋从中枢部位传向周围部位的神经元叫传出神经元,两者之间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B项正确。神经元不仅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还能传导兴奋,C项错误。神经元的细胞核位于细胞体中,D项正确。

2.解析:选C.注入之后,失去了痛觉,说明感受器或传入神经受影响,还能够运动,说明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及效应器是正常的。

3.解析:选B.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Ⅰ的中枢在脊髓,现象Ⅱ的中枢在大脑皮层,故B正确。现象Ⅱ中参与缩手反应的神经元应较多,两现象中相关肌细胞数量应相当。

4.解析:选A.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兴奋时变为内正外负。 5.解析:选A.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和动物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B、D错误。反射弧完整,需要有适宜的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C错误。

.

.

6.解析:选A.d是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a是效应器,e是感受器。切断d,刺激b,可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后,膜电位为内正外负。

7.解析:选A.在同一个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递一般是从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刺激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与刺激感受器相同的反应。神经中枢经传出神经把兴奋传递给效应器,不会影响感受器的敏感性;人体的神经中枢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如完成条件反射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8.解析:选C.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时,Na+通道打开,导致Na+大量内流,所以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只能单向传递,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而反射弧中存在突触。

9.解析:选A.神经纤维受刺激后,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如图①,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如图④,A项正确。

10.解析:选C.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引起的,当细胞外Na+浓度减小时,Na+内流的数量相应减少,膜内外电位差将减小,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A正确;当细胞外Na+浓度增大时,相同时间内Na+内流的数量相应增加,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B正确;静息电位是由K+外流引起的,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K+外流的数量会增加,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C错误;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K+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正确。

11.解析:选C.刺激c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到达b处时,此点膜电位是外负内正,而a处电位是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当兴奋到达a处时,此点处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而b处电位是外正内负,ab之间存在电位差,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两次偏转方向相反。

12.解析:选A.据题图可知,丁区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状态,静息时,由于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理,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既可能向左传导,也可能向右传导,D正确。若兴奋向右传导,则甲区和丙区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B正确。在膜内,兴奋部位(乙区)与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丁区)形成电位差,有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电流由兴奋部位(乙区)流向未兴奋部位(丁区),局部电流不断地刺激相邻的未兴奋部位,引起电位

.

.

变化,兴奋不断向前传导,C正确。

13.答案:(1)内负外正.K+.a、c.(2)内负外正.内正外负.Na+.b.(3)b.a、c.电位差.局部电流.(4)静息电位

14.解析:(1)5为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构成。若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细胞中ATP量不足),则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内负外正的状态,说明离开了ATP,带电离子就不能通过细胞膜,所以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2)若伤及传入神经,则刺激后两腿均不会发生反应;若伤及传出神经,则刺激后,传出神经完好的腿会发生收缩。

答案:(1)[5]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主动运输.(2)①传出.②左、右腿均不收缩.右腿.左腿是否收缩

15.解析:(1)图甲中的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会发生反应。(2)图乙中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适当刺激,a先发生兴奋,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b为外正内负,膜外电流方向是b→a;当兴奋传导到b点时,a点膜电位恢复为外正内负,b点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坐骨神经属于神经元的轴突部分;由图丙分析可得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为(0.13-0.10)/(3×10-3-2×10-3)=30.m/s。

答案:(1)负.能.(2)b→a.相反....(3)①轴突...②3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dxga.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8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